浦江“雙減”:讓課后服務成為學生成長路上的“加油站”
發布時間:2024-07-29 16:22:25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嚴格打造多元輻射的上山文化主題勞動教育,推動義務教育學校實施科學項目化學習,通過作業、評價的改革撬動教育教學質量提升,通過盤活地方資源提升課后托管服務水平......浙江省金華市浦江縣實施“雙減”課后托管服務以來,學生校內外課業負擔減輕了,素質拓展活動增多了;課堂教學更注重培養學生的創造性,評價方式也更加多元化了。“雙減”為學生們減出了時間,充實了成長,浦江各小學的課后托管立足地方特色,全力提升課后服務育人價值,助力學生健康成長。
杭坪中小——剪紙課程:紙上生花剪藝傳家
文化立校,匠心育人。杭坪鎮中心小學高度重視浦江非遺文化——剪紙的育人價值與功能,充分利用“浦江剪紙”這一豐厚的文化土壤,創設了“剪紙+”系列課后托管服務課程,在學校的剪韻求真坊中開展剪紙普及和傳承活動。“剪紙+大思政”將崇儉戒奢的優秀傳統刻進作品;“剪紙+大閱讀”把詩詞歌賦和剪紙完美融合;“剪紙+大書寫”以剪紙為載體,展示書法作品。歷久彌新的剪紙文化,在杭坪中小的課后托管服務中被一代又一代心靈手巧的杭小人注入新的時代內涵,擔負起新的育人使命。
園區小學——木藝課程:造物啟蒙匠心傳承
浦江縣園區小學通過教編、整合、補充、拓展,精心設計了“匠心·木藝”課后托管服務課程。課程緊緊圍繞學校的“睦”文化,以“木”為載體,依托“木”元素(木片、刨花、樹皮、木頭屑等),通過剪、刻、上色、黏貼等方法,結合國畫、版畫,剪紙、烙畫等藝術手法表現,讓學生制作各種平面或立體的“木藝作品”。課程力圖創設一種學習生態,讓學生在設計制作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實現對作品的內在追求和外在表現的協同統一,實現從勞動工藝到勞動精神的內涵升華。“學生在實踐中可以初步感知造物的魅力,不僅能助其養成崇尚勞動、熱愛勞動和發明創造的精神,還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勞動教育的文化內涵,提高他們的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讓工匠精神和勞動情懷成為每一名學生成長的內在需求。”園區小學教導主任樓建蘭談及課程創設初衷時提到。
為了更好的落實學后托管服務,浦江縣平安中心小學從“藝術修養”“強身健體”和“科技創新”三個維度設置了托管服務課程體系。其中,推出的每周一創意編程基礎班就是科技創新課程體系中的一門課程。該課程旨在讓孩子們在快樂輕松的學習氛圍中培養計算思維,進行數字化學習與創新。孩子們從最開始的認識軟件,慢慢了解軟件使用的方法和每個工具的用途;從跟著教材一步一步做,慢慢嘗試簡單的自創作品;從聽老師分析作品,慢慢自己思考解決思路;從自己逐步熟練操作技能,慢慢結合成小組完成更有挑戰的任務……孩子們從未知好奇,經歷了探索、嘗試、失敗、反思、重試,終于初見成效。
科技改變未來,智慧點亮生活。在學習創作過程中,孩子們的邏輯思維能力、問題解決能力、團隊合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都在潛移默化中不斷提升能力。創意編程課也在孩子們心中播下了“少年強則國強”的種子,激勵孩子們爭做新時代的科技追夢人!
巖頭中小——傳統空竹:趣玩非遺,手腦并用
“樂手無蹤洞簫吹,精靈盤絲任翻飛。”一雙棍,一根繩,一個空竹,就能在浦江縣巖頭鎮中心小學師生手中旋轉不止,變幻出不同的精彩。學校的課后服務開發空竹課程,讓師生在體驗傳統文化的同時,還增強了體質,養成運動的好習慣。從最初的一個年級的空竹興趣小隊到如今一千多學生的參與,抖空竹已經成為巖小人強身健體的運動方式。提、拉、轉、抖、拋、接……師生手中的空竹抖出精氣神,傳承中華情。
黃宅二小:我是小廚神——“美食”“美”刻有滋有味
為了培養和發展學生的興趣和特長,提升動手能力,同時傳播傳統美食文化,黃宅二小的孩子們在黃老師和廚師的指導下,組建了“我是小廚神”美食社團,利用課后托管課堂開展了一系列的美食制作活動。參加過該課程的學生表示,這項課程有趣有味,不僅讓他們學會了一些簡單的美食制作方法,也讓他們具備了基本的廚藝技能,激發了自己對美食、對生活的熱愛,并能主動為家庭、為他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貢獻。
近年來,浦江在全面實施小學生校內課后服務基礎上,推行“1+X”教育模式,著力推廣“作業輔導+素質活動”的形式,引入校外專家團、志愿者豐盈課后服務講師團,保證了課后服務教育質量。(通訊員:杭坪鎮中心小學 陳晨)